企业服务行业未来将呈现出技术驱动创新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、服务模式多元化等发展趋势,具体如下:
- 技术深度融合与创新
- 大模型与生成式AI广泛应用:大模型赋予生成式AI应对复杂任务的泛化能力,拓宽企业服务的能力边界。通过将行业专业知识、企业私有数据与大模型相结合,可降低模型幻觉,提高对特定任务的适应性,满足专业场景诉求,其能力集中在创意内容生成、信息查询提炼和自然语言交互等领域,与营销获客、产品研发等场景叠加,实现服务价值跃升。
- AI Agent创造新服务模式:AI Agent与大模型融合,形成具备独立思考、工具调用能力等特征的系统,能满足更广泛的垂类场景需求。在企业级应用中,可分为原生型AI Agent厂商提供的定制化服务,以及企业将AI Agent能力与自身主营业务结合的类型,应用场景已覆盖多个垂直领域。
- 数据治理与AI协同发展:数据治理技术从单一、静态和被动的传统模式,向全面、动态和主动的新模式转变。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深度结合,人工智能优化数据治理流程,提高效率和准确性,良好的数据治理又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。
-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:2023年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规模达到约1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4.5%,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.6万亿元,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.1%。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复苏、AI大模型等技术的广泛落地,市场增速将逐步恢复。
- 服务模式多元化
- 外包型、平台型和租用型并存:外包型服务具有复杂性高、标准化程度低、客单价较高等特点;平台型服务标准化程度高、使用高频且价格相对较低;租用型服务包括传统租赁型与云服务型,能够实现自动化完成或依赖于资源。
- 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:标准化服务提供商可以在核心产品基础上提供有限的定制选项,定制化服务商则可以尝试将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模块化、产品化,这种适度拓展有助于厂商扩大市场覆盖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- 行业化趋势明显:企业服务厂商针对需求高频的垂直领域沉淀最佳实践,通过挖掘重点行业客户需求特征,在通用产品和服务底座上叠加行业化能力,形成专业化解决方案,有助于集中研发投入和供应链资源,提高投入产出比,建立专业品牌形象。
- 出海战略加速: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服务商采纳出海战略,当前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国出海企业,尤其是跨境电商及其产业链,营销、支付、办公平台、数据分析等场景较为集中,出海目的地以亚太和欧美为主。未来,提升本地化生态与竞争力将成为中国企业服务出海成功的关键。
- 信创持续推进:信创发展已成定势,初步构建起从芯片到软件的信创生态,在基础硬件、云基础设施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、网络安全领域已实现规模化推广,基本性能已满足日常办公及部分生产场景所需,正在向核心应用渗透,预计中国信创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突破2000亿元。